用鐵製吸管就夠了?超認真環保吸管小常識你一定要知道!
2018-11-29
不能只是心疼海龜!想真正對環境好,不能只知道「好,它不是塑膠」,你聽過「可分解」的吸管嗎?先來認識這些材質,再來想想它們是否真正環保。
1、不鏽鋼吸管(可回收但麻煩) 不鏽鋼吸管大家都知道,清洗的難易度大家也知道,但它成功將「重複使用」的觀念帶給大家。編自己也在當時保護海龜的熱潮下加入朋友的團購,直到今天才發現,原來不鏽鋼吸管的製作過程中,會耗費大量的熱能及排放廢氣,在拯救海龜的同時可能也傷害了北極熊QQ
2、玻璃吸管(可回收但請包好屍體再丟) 玻璃吸管幾乎可說是不鏽鋼吸管的同期朋友,它比不鏽鋼優秀的一點是質地平滑、顏色透明、不易藏汙納,但也有在製程上耗能的問題,而且一個不小心就碎,編友買一支碎一支...,最後只好放棄再購入,不然對地球是更大的傷害啊。
3、甘蔗吸管(可分解但有條件) 什麼意思呢?正所謂「可分解」的環保吸管,它以甘蔗渣和PLA(澱粉生質塑料)等成分製成,但PLA需要在「特定的」掩埋環境下才能被分解,而台灣目前卻很難做到,所以部分民眾覺得它還沒有「夠環保」的資格,畢竟概念的實現還是需要環境的配合啦~
4、竹纖維吸管(在土壤或海洋裡可被分解) 富驛研發的竹纖維吸管,強調高耐熱、低耗能、不含PLA或PP等任何塑料、可被自然環境分解(6-12個月),特別的是,它希望繼承塑膠吸管的拋棄式概念,讓大家丟了不覺得可惜又能減輕環境負擔。
5、竹吸管(完全天然材料) 期望「讓竹子進入生活」的元泰竹藝社,以竹牙刷、竹吸管取代塑膠產物,看見生活用品的大量需求,費心對環境更好的同時,也能發揚台灣傳統竹工藝!使用小提醒:清洗後可使用烘碗機,並「平放」在乾燥的地方,直立晾乾較容易有發霉的狀況。
市面上的吸管越來越多樣,有耐熱的、可分解的、甚至可以吃的,它們各有優缺,全看你的需求。附上此圖,只希望大家在買吸管前可以有更多考量。請注意,即使強調「可分解」,也不代表可以完全且輕易地分解喔!
看看元泰竹藝社這面很有趣的牆,編不禁想感嘆一下,在追逐便利性的同時,我們似乎有意無意地犧牲了環境的價值,如今不過是回歸原始,尋找與環境友善相處的生活方式。在這快速轉動的時代,無論使用再環保的材質,希望大家都能保有「減少浪費、珍惜資源」的生活態度,若只是跟風購買,卻總是忘記攜帶或使用,那還不如多用幾次你又拿了的塑膠吸管TT。
最後,不想再看見令人心碎的海龜鼻子、鯨魚肚子,最重要的不是材質的替換,而是人們順手的習慣,若人類的垃圾還是如此輕易地流入海洋,即使可分解的材質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。
留言
- 分享
-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