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洲各國人對彼此之間的印象,稱讚與批評!

2018-08-01
歐洲各個國家雖然互為鄰居,但也有互相敵視或是和平共處的情誼!
法國人: 不喜歡西班牙人(尤其加泰隆尼亞人)的傲慢。一個巴塞隆納的女人說:「拜託,有誰真喜歡法國人?一個也沒有!」瑞士人不喜歡他們挑戰權威和懶惰。英國人對他們感情最複雜,一半人討厭他們另一半喜歡他們:那些討厭法國人的基本上和美國親近,反過來也如此。在英國人眼裡,法國人臭、粗魯(不好好排隊)、而且沒有骨氣(不反抗入侵者比如說納粹)。而反過來,法國人也不喜歡英國人,看不起比利時人的愚蠢。
義大利人: 別人對他們的印象大多數都是正面的,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美食。北歐人覺得他們懶散、靠不住,什麼事也搞不定(主要是因為二戰以來就沒換過的無能政府)。一個荷蘭教授鄙視另一個義大利教授是這麼說的:“義大利人只關心義大利麵和媽媽。”反過來義大利人對於其他歐洲國家並沒有什麼看法,但是意大利自己的南北分裂是很嚴重的:北義大利人一直抱怨南方人懶惰、不思進取,南義大利人則覺得北方人沒有文化素養、不懂得享受。
德國人: 德國人被其他歐洲人一致認為是勤勞的,但也是嚴肅而缺乏幽默感的。大家都知道二戰是他們的傷疤,於是歐洲人經常喜歡戳他們的痛處無情嘲笑。雖然德國是一個經濟強國,但是大多數歐洲人既不想學德語也不想去那裡留學(或者送他們孩子去留學),他們的飲食也比較沒有創意,也只有柏林能以它充滿活力的夜店吸引到一些年輕歐洲人。最反感德國的要數荷蘭人和丹麥人了,因為德國曾經頻繁的侵略過他們的國家。
當一個德國人在荷蘭街頭問路的時候,人們會告訴他最短的離開荷蘭的路線,要不然就跟他說:「把我們的自行車還回來。」(德國曾經在二戰時期沒收過荷蘭人的自行車…)在丹麥,你絕對不能把他們的首都(哥本哈根)念成了“ko-pen-HAH-gen”,因為那是德語發音。你可以念成英語式的發音“ko-pen-HAY-gen”,要不然就用丹麥語式發音(當然了這是不可能被形容得出來的)。德國人喜歡他們西邊的鄰居遠大於人家喜歡他,但是德國人瞧不起東邊的,尤其是波蘭人。奇怪的是,對於曾經抵制德國侵略的捷克人,他們倒是懷有一絲敬意。
斯堪納地維亞人(即北歐人): 廣泛的受到大多數歐洲人的尊重,因為他們生活水平高,以及金髮碧眼的外表。但是北歐幾個國家的固定看法也各不相同:挪威、丹麥和芬蘭一致認為瑞典人是愚蠢而嚴肅的;挪威人被認為是愛搞種族歧視;丹麥人比其他北歐人更直白,而且脾氣也有點不好;芬蘭人則是非常的內向(*即使是用北歐標準來衡量)。基本上(除了討厭德國的丹麥人以及討厭俄羅斯的芬蘭人)北歐人對其他歐洲各國並不反感。
比利時人: 無論是荷蘭人還是法國人都覺得他們是白痴。相對的,比利時人認為荷蘭是一群任性的中二,而法國則是一群覺得自己了不起的傻子。 比利時學生普遍特別會打扮,品味一流。
荷蘭人: 像北歐人一樣,有著良好的經濟條件和社會秩序而被廣大南歐國家羨慕。當然他們也有著自我意識良好、覺得自己很厲害的聲譽,而且刻板、不知變通的程度也和他們的德國兄弟有的一拼。但是他們最恨別人把他們跟德國比較。如果你不小心提醒他們,荷蘭的國歌裡也提到荷蘭人流著日耳曼的血,周圍就會立刻一片沉默。
荷蘭人也是歐洲最大的吝嗇鬼,因此不管走到哪裡都不受當地旅遊業者待見。他們在旅遊之前都喜歡做好完全的準備,因此出名,比如去南法露營前要囤積好水(下面留言的童鞋舉例:比如去法國旅遊之前要帶著一大袋子的馬鈴薯和紅豆…)相對的,荷蘭人也基本上看不起任何人(因此有了「自我意識良好的中二」的聲譽)。
瑞士人: 被認為是極度的嚴格(即使按照德國標準)。直白到粗魯的程度,離「熱心」 和「友好」等形容詞十萬八千里。請注意法語區和德語區的文化差異:講法語的基本上和法國人一模一樣,除了乏味的飲食和對權威的尊重;講德語的和德國人差不多,但是更嚴格、刻板和暴躁。
當然了,是個人都知道瑞士好,於是外國人佔了20%(大部分都是來自歐盟國)。值得一提的是,德語區的瑞士人講的是他們自己變體的德語,如果你只接觸過標準的德語,那麼會聽起來很奇怪。
西班牙人: 說實話,來自或者對於西班牙人的厭惡是很少的。似乎沒有人真的討厭他們,而他們也不討厭其他人,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(當然了,在法國邊境的西班牙人非常非常不喜歡法國人)。但是,千萬不要講一口拉美口音的西班牙語!很多西班牙人對於拉美還是一種鄙視的態度。西班牙人認為自己是白種的歐洲人,要是你把他們和拉美扯上一點兒關係,他們可覺得是奇恥大辱。
希臘人: 只是名義上的歐洲人。不過希臘人自己也強烈的要求被當成歐洲人看待。這對他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。
波蘭人: 波蘭和波蘭人除了以安靜出名外,基本上是默默無聞的…相對來說,他們是一個大國(有四千萬人口)。德國非常非常的不喜歡波蘭,以至於在德國的9個鄰國中是最不受待見的。在德國人眼裡,波蘭人就是一群偷車賊。
德國和波蘭的關係其實和美國與墨西哥的關係差不多,也基本上是一樣的原因(收入的差距,戰爭歷史,語言不同等等)波蘭人則把憎恨都留給了他們東面和南面的鄰居們,尤其是俄羅斯和烏克蘭,當然也不喜歡捷克,斯洛伐克和立陶宛。奇怪的是,他們並不介意德國人,可能還有一點點的懼怕,所以你在波蘭永遠也聽不到關於德國人的笑話。
捷克人: 被西歐人認為是東歐的一大亮點,但主要是因為布拉格是一個如此美麗的城市和旅遊勝地。捷克人有些像德國人,但是有點兒粗魯、直白和冷漠。波蘭人對他們沒好臉色。
奧地利人: 混合了德國和巴爾幹的最好和最壞的部分。奧地利人被認為是悠閒的民族,但是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盛行。是希特勒的出生地,但是從來沒有像德國一樣為大屠殺誠懇的道歉過。對西歐看法中立,對德國有些負面情緒(德國認為他們太閒散、不思進取,不能代表德語民族的正面形象),而受到東歐國家的崇拜(令人懷念的*哈布斯堡王朝~)
英國人: 如果被稱作是歐洲人,大概一半的英國人會非常憤怒—你大概開始理解了吧。對於英國主要的印象即美國的走狗,並且和歐洲對立(因為美國告訴它這麼幹)。英國人比較有禮貌,但有時候給人兩面派和勢利的感覺。其實,蘇格蘭和威爾士人是可以忍受的,因為英國以外沒人對他們知道的太多;肩負著負面情緒重擔的其實是英格蘭人—畢竟,倫敦在英格蘭啊。
英國人在旅遊地的口碑也不好(比如阿姆斯特丹和伊維薩),因為他們嗓門大而且酒品差。相對的,英國人也見誰都討厭--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英國人中,很難找到一個對歐洲人不持負面觀點的(美國人和其他國別的也一樣)。歐洲遍地都是英國旅居者,而且他們在外住的時間越長,就越討厭那個國家。但是他們也沒想回國。
愛爾蘭人: 儘管在美國人心裡擁有誇大的重要性,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(剛好三百萬的人口)。愛爾蘭人謙虛有禮,名義上討厭英國人,但事實上我從來沒遇到過憎恨英國的愛爾蘭人。基本上,來自或者對於愛爾蘭的情緒大多是正面的。
【最後來個小笑話】 如果在天堂: 工程師是德國人 廚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英國人 情人是義大利人 由瑞士人來安排一切 如果在地獄: 工程師是法國人 廚師是英國人 警察是德國人 情人是瑞士人 一切安排交給義大利人~
以上言論為外稿編輯所有,不代表本台立場。
留言
- 分享
-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