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3大陰謀論背後的真相,看完保證你不想買鑽戒了
2016-02-03
1. 塔斯基吉梅毒實驗
美國在1932年至1972年間以免費治療梅毒為名,在亞拉巴馬州對400名非洲裔男子進行的一系列人體試驗。
具體的實驗內容是:研究人員隱瞞事實真相,有意不對這些梅毒感染者提供任何治療。
這項實驗一直進行到1972年,歷時長達40年。直到當年7月,美聯社記者才通過一名前公共衛生部官員提供的線索,首次揭開 「塔斯基吉梅毒實驗」的黑幕,旋即在美國各界、特別是黑人等少數族裔群體中引起軒然大波。
尤其是,明明在1947年青黴素成為治療梅毒的有效武器,研究人員也沒有對參與實驗的黑人患者提供必需的治療。
當1972年研究結束時,只有74名被研究者還活著。在最初的399名被研究者中,29名直接死於梅毒,100名死於梅毒併發症,40名被研究者的妻子感染了梅毒,有19名被研究者的子女出生就患有梅毒。
2. 美國禁酒令時代的毒藥事件
1919年,由於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,美國成為禁酒的國家,於1920年開始實行,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。
禁酒令實行後,卻沒能如預期一樣,實現美國人道德情操的凈化。市場上沒有合法的酒類出售,秘密酒館反而取代了合法酒館,酒的走私活動由於獲益甚豐,日漸猖獗。
在禁酒令沒起絲毫作用後,FBI也終於認清了強行禁止飲酒是一項艱難的任務。
但是突然間發生了偷偷飲酒的人,在沒有任何理由和徵兆的情況下死亡的事件,於是人們開始懷疑是FBI在酒桶裡下了毒藥。
其實一開始FBI只是在酒精中加入了一些嚐起來會感到噁心的致嘔性原料,但是許多製作遮瑕原料的工廠經常失竊,造私酒者就聘請藥劑師來讓酒變美味,其實就是中和其中的致嘔性原料。
為了讓人們遠離酒精,於是FBI決定孤注一擲,採取致命性的配方,主要方法是加入甲醇之類的物質,這些難以去除的物質,使得藥劑師無法重新恢復酒精,最終導致超過1萬名美國公民的死亡。
3. 鑽石高價的真相
1870年,在南非的戴比爾斯兄弟農場附近,發現了大型鑽礦,成噸的鑽石被開採出來,突然間市場上鑽石供應爆滿,鑽石價格開始應聲跌落。於是這家佔據了全球鑽石產量90%以上的戴比爾斯公司,遣散了數千名工人,大規模消減了鑽石的產量。
在戴比爾斯的控制之下,鑽石的價格在一年之內,幾乎翻了2倍。
戴比爾斯公司始終嚴格控制鑽石產量,以謀取暴利,一直持續到二戰以後,鑽石的人氣開始下滑。
在鑽石人氣下滑的時候,戴比爾斯公為了恢復鑽石的人氣,又把鑽戒包裝成婚戒和財富、名譽的象徵。
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戴比爾斯,但一定會記住它那條無比成功的廣告語「鑽石恆久遠 一顆永流傳」。
這個99.98%的化學成分是碳元素的石頭,至今還在誤導著整個世界,80%的新婚夫婦都會用鑽石作為愛情的象徵。
留言
- 分享
-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