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道10年偶像公開「選主打方式」!泰民主打連換三次…過程證明SM選歌「就是神」啊!

2017-12-15
一人銷量就等於一個團體的泰民滿不僅最近在MAMA上和宣美比「美」,完全沒有輸~即使像是《Move》這麼困難的歌曲,還是讓人一聽就知道「是屬於泰民的歌」證明了他的嬌豔氣場(?)
最近發行改版專輯,主打歌《day and night》卻又展現了泰民的另一面魅力,也讓人好奇一首首的好主打,到底SM是怎麼挑選的?
最近泰民就在廣播上公開了他這次選曲的過程,他說因為這次專輯準備的時間實在太短,和先前「選好主打」再出輯不同,這回是在準備的過程中不斷更換歌曲,從《催眠》換到《I'm crying》,但覺得實在太弱,在和公司的緊急討論之下才決定換成這次的主打
不過和中小型的經紀公司只是盲選歌曲,或是向外部作曲家購買歌曲合作的模式不同,SM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中選出好歌,就是因為背後有一個強大的部門叫做「SM A&R」。顧名思義就是「SM Artist&Reporty」,也就是SM的歌曲選曲團隊的存在
這個團隊不僅負責篩選歌曲,從前期的Demo歌曲到歌詞選擇,中間可能有無數次的修改和試案,像是EXO的《Call Me Baby》就是在邀來120組歌詞,經過篩選再從11組歌詞裡選出來的「最完美解答」
除了「選出好歌和好歌詞」之外,這組SM A&R還有個很重要的目標,就是打造每組團體的不同風格,和訂定組別的未來音樂走向。像是少女時代能夠完美的從一般的「少女團體」進化成「Girl Crush」,在轉型時也不尷尬,SM A&R就是重要角色
少女時代一開始轉型的第一首歌《IGAB》雖然在當時被說像是「歌曲拼裝」,但同時也就是因為融合了少女和Girl Crush的風格而特別。
但當SM A&R 想要把同樣的方法套用在Red Velvet上,展現她們在熱情的「Red」 時是成功的,在展現感性音樂的「Velvet」的《七月七日》上卻是失敗的,也讓他們重新思考適合Red Velvet的歌曲
所以才會在思考之後,把Yeri說在練習生時就聽過的《俄羅斯輪盤》給翻出來,送給認為風格適合的貝貝作為主打
而像過去粉絲很討厭的EDM風格,雖然稱不上太成功,但也是SM 的選曲團隊為了迎合世界潮流,不只是K-POP而做出的選擇。歌曲不只是盲選,而是針對歌手去打造,更是因為SM旗下不只有團體,還有Solo歌手,為了打造出團體和個人的區隔而誕生的系統
YG家選擇主打的風格是交給最了解他們風格的音樂家打造,像是把2NE1和BLACKPINK就交給Teddy形塑音樂風格,或是像樂童、EPIK HIGH、BIGBANG等創作團體自己寫歌,「因為不知道你想聽什麼,所以就聽我寫的吧」
JYP家過去風格則是因為不知道你想聽什麼,就聽JYP寫的吧XDDD。(但最後因為公司低潮期,而決定培養專業選曲團隊,成績也證明這是對的選擇)
SM則是依賴一整個團隊為做出從選曲、選歌詞,甚至更前端的團體風格定位的選擇,SM的選歌方式告訴大家,音樂不只是浪漫,背後產生的過程也可以很科學啊!
0
0
0
0
0
0
留言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- 0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