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、日本「儲備偶像」名稱大不同!小心不要混用了!

韓國、日本「儲備偶像」名稱大不同!小心不要混用了!

2016-12-17

Image Source: giphy提供Image Source: giphy提供

諾大的舞台,卻一點都不覺得空曠,不論視覺聽覺都是享受,舞台上的一個動作、一個抬手,都讓大家忍不住驚呼! 如此風光的偶像明星們,背後都是由長時間打造、累積實力而成。

這裡是廣告, 請繼續往下閱讀
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Taylor Swift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Taylor Swift

相對於歐美國家的歌手,多半是唱片公司與已經具有實力、甚至名聲的歌手藝人簽約。 臺灣其實也比較類似歐美的制度。

Image Source: Flickr | futureatlas.comImage Source: Flickr | futureatlas.com

日韓2國幾乎是亞洲地區偶像的主導國。J-POP在約8、10年前,幾乎可以說是亞洲偶像文化的主流;K-POP則不用多說,不論音樂、時尚或流行領域都佔據領導地位。 不同於歐美或臺灣,日本、韓國比較類似一種「明星夢工廠」。

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BIGBANG、Shinhwa Company、Super Junior、Girls' Generation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BIGBANG、Shinhwa Company、Super Junior、Girls' Generation

韓國的偶像產生方式大家比較熟悉,國內會有經紀公司定期招收有顏值、有潛能的青少年們,透過可能長達5年以上的磨練課程。當公司認為有足夠實力、時機成熟時,正式出道。

Image Source: Youtube | ibighitImage Source: Youtube | ibighit

而那些「以出道為目標、尚在訓練中的人」就叫做~~~(大家一起來) 練習生! 練習生可能透過公司的企劃、出演其他藝人的MV、甚至參與歌曲Featuring,累積經驗、出現在螢光幕上。 (趙權的"I'm Da One"歌曲MV中,防彈少年團除了RM和Jimin,其他人都有出演喔!)

Image Source: Johnny's netImage Source: Johnny's net

至於日本呢,以傑尼斯為一大代表,說是掌握了全日本的男子偶像也不為過。 從少年隊、SMAP、KinKi Kids、嵐等,都由傑尼斯一手打造推出,並且在日本演藝圈穩佔一席之地。

Image Source: giphy提供Image Source: giphy提供

大家知道在傑尼斯歌手的經典演唱模式嗎?以歌手為中心,搭配動輒數十人的大陣仗伴舞。 前輩歌手在中間演唱,後面這些負責翻、伴舞的Dancer就是傑尼斯的未來偶像的常備軍們...這些人也有名字叫做「Jr.」

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GOT 7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GOT 7

跟GOT 7的Jin Young最原始的出道名字一樣XD 寫作Jr.、讀作Junior,也可以叫做小傑尼斯

Image Source: amazonImage Source: amazon

另外傑尼斯很特別的是,對於旗下藝人的肖像權管理嚴格到甚至使媒體有微詞。 不僅禁止旗下所有藝人使用SNS、也沒有藝人官方的臉書帳號等,就連有出演的電影電視、廣告等網站中多使用剪影、肖像畫等取代。 甚至連網路上要購買藝人的唱片時,會出現這樣的空白圖片(避免圖片被下載使用) 藝人想要抒發心情、粉絲想要接觸偶像生活,註冊付費的官方會員才能看到。

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AKB48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AKB48

日本的女偶像部分,則是由AKB48作為代表~ AKB48是2005年秋元康打造的女子團體,她們被塑造成可以和歌迷面對面接觸、親切無距離的偶像。在經濟低迷下,每次推出的單曲、活動等,都是高居排行榜與銷售榜冠軍,她們開創的流行文化和效益甚至被稱為奇蹟。

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TPE48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TPE48

AKB很特別的是,AKB48由Team A、Team K、Team B、Team 4與Team 8五個分隊組成之外,在日本各個地區都有相當在地化的小隊,甚至推出了海外的JKT78(雅加達48)、臺灣也在今年成立了TPE48。 如是Team AKB48的稱作「正式成員」,而其他再各個小隊活動的成員都稱作「研究生」,各個「研究生」或是有活躍的表現,便可能被提拔加入AKB48成為正式成員。

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超強17練習生Image Source: Facebook | 超強17練習生

臺灣,早期比較偏向是歐美,利用選秀節目或是被星探發掘等方式,少有像日韓有這種訓練公司長期培養藝人。 而近年韓流當道,不少人引進「練習生」模式,希望能夠打造進國際的T-POP。 不過...目前看來可能還需要時間成熟...?

Image Source: giphy提供Image Source: giphy提供

這些練習制度大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嗎~ 小心不要把大家較熟悉的韓國「練習生」和其他國家、體系的搞混囉,不然對其他人也是不太尊重呢! (像有些人會把Jr.小傑尼斯稱作練習生,就是個有點囧的用法喔)

留言

Kagit-Avatar
  • 分享
  •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