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度報導】剖析韓國害死明星的「惡評文化」...鍵盤殺手的言論令人髮指!

【深度報導】剖析韓國害死明星的「惡評文化」...鍵盤殺手的言論令人髮指!

2021-01-02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小編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韓國的「惡評文化」,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討論這個有點沈重的主題,但因為常常看到演藝圈的憾事發生,希望能有點警剔的作用,如果有不同的想法,歡迎留言討論喔^^

這裡是廣告, 請繼續往下閱讀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「惡評」指的是人們透過網路,對公眾人物表現出攻擊性的言詞。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韓國的網路普及率,美國《富比士》雜誌在2017年二月的報導指出:「韓國約有1900萬戶家庭,其中99.2%以上都有使用網路。」

Image Source FB | bangtan.officialImage Source FB | bangtan.official

這意味著韓國3歲以上總人口的88.3%的4364萬人與網路相連。 《富比士》雜誌也提到:「在世界上網絡速度最快的韓國,20至50多歲人口的網率使用率在90%以上並不奇怪,但在以60多歲爲中心的老人和未滿10歲的兒童中,網絡使用者正在增加,這是值得研究的。」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近乎100%的網路使用率,可以想像網路對韓國人來說有多麽重要。但即使網路使用路普及,也沒辦法直接說服「惡評文化」的發展,因為網路只是一個工具,決定看新聞或事件的關鍵在於「個人」。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根據韓國警察廳統計顯示,2018年視為惡評的網絡損害名譽、侮辱犯罪案達到15926起,比前一年增加20%。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「惡評文化」並非這一兩年才有的現象,而此現象開始被社會所重視,不能不提到2008年10月韓國女星崔真實及在2019年相繼去世的雪莉及具荷拉。來說說雪莉生前所引發過的議題吧!雪莉曾與大14歲的嘻哈團體Dynamic Duo成員崔子交往,分手後雪莉轉型放飛自我(也有一說是雪莉本來就是這樣的個性,只是礙於先前是偶像團體的身份,沒有辦法自在地做自己)、接著開始提倡不穿內衣、激凸照曝光或直播中不小心露點。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還有拍下性暗示的照片、罵髒話、穿著過於暴露的服飾等事件,大眾們湧入雪莉的IG開始罵他是瘋子、婊子。韓國調查節目《想知道真相》在雪莉離世後,製作了特輯訪問了酸民們,酸民的反應卻相當令人髮指:「那怎麼算是罵人?我又沒有真的叫他去死,她死不死都與我無關!」、「那麼脆弱能當藝人嗎?藝人就是要站在大眾面前啊!」。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這個社會很奇怪,雪莉的某些行為舉止考量到他偶像的身份也許不妥當,但難道在網路上罵別人去死或口出惡言就沒有問題嗎?為什麼公眾人物就應該被公審呢? 就像性侵案件一樣,總是檢討被害人而忘了最有問題的是加害者。雪莉離世後,他曾為女性自主發聲、照顧貧童、義賣捐款等善良事蹟才被關注。讓人不經大嘆:「怎麼雪莉一走,全世界都開始愛他了?」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然而雪莉與具荷拉的離世並沒有讓惡評停止下來,惡評文化依舊存在,韓國也曾調查分析:「惡評者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較低調,且以中小學生和無業游民居多,獨居人士也不少。在網絡上,他們並非針對特定藝人或政黨,而是無條件地對受關注的話題和人物進行惡評。」這行為有多可怕?就像在生活中路人隨意看到人就罵。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據專家指出,惡評者之所以留下惡意留言,是因為想獲得別人的肯定、認爲自己很特別,應該要被關注。這種為了留言而留言的文化十分可怕,一句無心的話就能殺死一個人,至於為什麼有的時候韓國藝人遇到這樣的事情會選擇自殺,這個之後可以談談韓國的憂鬱症及自殺率。

Image Source FB | bangtan.officialImage Source FB | bangtan.official

後來,韓國的娛樂經紀公司開始意識到網絡惡評的問題,並採取法律行動,宋慧喬、金希澈、IU、BTS防彈少年團等,都控告網友惡意誹謗或造謠,但可惜社會風氣並未有所改變。

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Image Source IG | jelly_jilli

雪莉自殺事件發生後,重新實施網絡實名制或重新思考相關法案的聲浪越來越高,但政府往往考量到「言論自由」是民主國家的基本人權,因此沒有辦法完善的推動!

Image Source IG | kimheenimImage Source IG | kimheenim

看到這裡如果你很生氣政府無能,那麼在政府完善法律之前,一起想想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吧?如果在送出留言時重新修飾一下言詞、以鼓勵代替批評,一句話可以害死一個人,一句話也可以救活一個人,也許在你不知道的地方,有人會因為你的鼓勵而有了溫暖。

Image Source IG | kimheenimImage Source IG | kimheenim

公眾人物承受的壓力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,如果你有喜歡的藝人,也請多多關心他,當他在備受爭議時,多想想他曾帶給你的力量,希望你在他低落時也可以給他力量,這才是最可貴的「相互」應援不是嗎?

留言

Kagit-Avatar
  • 分享
  • 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