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鄉民冷知識 】由近日全韓討論度最高韓綜《我們離婚了》,帶你了解韓國居高不下的離婚率?

2020-12-05
在2008年開始《我們結婚了》等以促成男女明星,以假想結婚情境為主題的節目,獲得觀眾熱烈歡迎,甚至播出了四季。而在十二年後的近日,話題居高不下的韓綜《我們離婚了》卻成為大眾的關注,主持人為申東燁、金媛熙,第一集離婚明星嘉賓為李英河和鮮于銀淑、Youtuber崔烤肉和柳紫蘇,才播出三集引發全網熱烈討論。
當然除了節目夠狂,找了大韓民國離婚的明星來上節目,但背後隱藏的韓國離婚問題,才是最引起觀眾興趣的。究竟曾幾何時「離婚」二字讓大家這麼心有戚戚焉呢?
傳統文化的枷鎖: 韓國社會風氣相對台灣保守,即使近年了已經慢慢在轉型當中,但生活上還是有許多壓力存在。作為韓國的女性,每年節慶要從幾天前開始準備祭祖,基本上男性都是坐在客廳等,如果媳婦沒來幫忙,可能還會遭婆家的冷眼冷語。
Youtuber紫蘇的公公正因為媳婦無法做好傳統女性的角色而對她感到不滿。傳統的韓國家庭認為煮飯、洗衣、帶孩子等家事都應該由女性負責,因此媳婦沒有達到他們的要求的話,便會使眼色或是責怪,形成家人與媳婦間的矛盾。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中,女主角就因為長期活在家庭壓力之下(當然還有其他外因),導致心理疾病。
男女地位不平等:在韓國普遍來說,有家庭的女性在工作上要升遷是相當困難的,因為韓國人認為媽媽要照顧孩子、家裡常常會有突發狀況,無法全力集中於工作。
也因此婚後很多女性可能在工作上無法得到重視,下班後還要安頓家庭,導致身心疲乏。對於只有男性在工作的家庭來說,有的老公甚至會因自己是家庭的經濟支柱而為王,看不起太太,或認為家事、孩子的教育全都應該由全職媽媽負責。
婚後的心靈交流:韓國人在婚前注重外貌、職業、學歷、家庭、宗教等外在條件是否適合,卻忘了兩人相處最重要的是「生活」,韓國社會的年輕男女們很忙,加班、週末工作、出差、高壓工作環境等,在這樣的情況下,別說是兩人共處的時間,連自我興趣都會被犧牲。
所以普遍認為百忙之中日子能過就過,只要不是太大問題也會隨著時間消失,但相信不管是在韓國還是台灣,將問題視若無睹只會讓關係惡化,結婚不是義務,不要輕易讓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。
科技的發達、生活的便利,卻也帶給現代人更多的煩惱。即使大家嘴上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,但家事的分配、孩子管教、經濟開銷、家族關係等問題還是很容易爭執,若婚前沒有溝通好,或是兩人沒有共識,很容易在婚後爭吵。
最後推薦一下TV Chosun製作的綜藝《我們離婚了》,給想更慎重看待感情的你、已經踏入婚姻/對婚姻有憧憬的你,或是想看血淋淋人生劇場的你,相信都能從中獲得一些省思!如果喜歡以社會議題或是文化角度看韓國的主題,歡迎留言呦^^
留言
- 分享
- 收藏